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电商模式 > 正文

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admin日期:2022-12-23 20:23:44浏览:115分类:电商模式

今天给各位分享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说如今的双11已经不再是仅属于中国的它更像是一场全球跨境电商的狂欢?

随着网络购物的便利化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货运物流的时效提升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国家政策面的支持,跨境电商在逐步提升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得到更多外国人友人的认可,双11的优惠力度更是成为众多国外消费者集中采购中国制造的狂欢节

跨境网购最大痛点是什么?

假货仍是跨境网购最大痛点

跨境电商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假货”问题仍是跨境网购的最大痛点。业界呼吁,打击跨境网购售假要牢牢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中国消费者跨境采购势头凶猛

与中国“双11”网络购物节相隔仅半个月,美国市场的年末促销采购季“黑色星期五”也接踵而来。在这全球两大市场的购物狂欢中,记者采集了上海口岸的相关数据,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的跨境采购势头有多么“凶猛”。

据上海海关统计,在今年11月11日至14日的“双11”高峰期里,上海海关共监管各跨境电商企业的进口订单248.88万单,货值3.26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7倍和1.51倍。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浓郁的“双11”网络购物节,同样成为广大外国企业和商品的销售旺季。

而据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11月20日至30日的“黑色星期五”期间,上海空港口岸直邮进境商品达20.24万票,占2016年全年直邮进境商品总数近一成,数量比2015年同期猛增9.5倍。从今年前10个月的情况看,上海空港口岸共受理直邮进境商品398.7万批,同比增长1.86倍。

“毫无疑问,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又将是中国消费者"买世界"的一个重要时刻。预计仅洋码头、小红书、亚马逊三家跨境电商企业的日均进境商品数量就超过4万件。” 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从“双11”到“黑色星期五”的跨境采购来看,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外国商品主要是日用品、母婴用品、服装和化妆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高水准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中国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拓展空间。

为营造高品质跨境电商环境,上海口岸建立了直邮备案商品退出机制,所有跨境商品不再一经备案永久有效。截至11月21日,上海口岸今年已对3460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境的不合格商品取消备案。

跨境网购最大痛点仍是“假货”

跨境电商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各投诉领域中,网购占总投诉的61.82%,跨境网购占13.34%。

其中,“假货”问题仍是跨境网购的最大痛点。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说:“随着海淘的兴起,跨境电商平台的投诉还在呈增长的趋势。每天平台都会接到很多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都是跨境电商平台疑似售假、售后维权困难、进货渠道等问题。”

事实上,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近几年假货问题层出不穷,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屡次卷入假货风波。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介绍,从供应商来看,跨境电商“主要分为4种模式,即经销商、代理商供货模式、厂商直接供货模式、海外商超供给模式和买手代购模式。”

为何跨境电商会购买一些三无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张周平认为,这是因为跨境电商很难拿到所有国外品牌直接授权,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国内供应商,从而拉长了供应链条,中间的各个环节上很容易失控。

另外,在产品的周转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掺假的情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海外直采模式保证了产品的来源,但是产品要经过国际物流、国内物流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些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良商家在正品中掺杂假货。

对此,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霍建明说,不管假货是来自哪个渠道,终究归结于对商品源头的把关不严格。跨境电商平台要想长远发展,唯有打造可追溯、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才是王道。

今年7月,京东物流和参与商品进口链条上的各个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跨境溯源联盟”。该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等行业权威机构,沃尔玛、好奇、达能、ebay等20大全球知名品牌商,以及德迅、亚致力等国际性的货运服务商,覆盖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全球热门的跨境电商商品输出国。

曹磊认为,尽管多数跨境电商曾出现假货问题,但相对而言,京东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将更有竞争力。“首先,大型平台拥有的资源更多,会有更多的资本与海外各大知名品牌商进行合作;其次,大平台更能全面使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而选择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海外品牌进行合作。”

还需筑牢信用体系“大坝”

“相比实体经营,网购特别跨境网购更需要信用支撑。”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打击售假要牢牢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今年10月31日,“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首批“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共涉及500家企业。据了解,这些企业主要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工商吊销企业名单中筛选,经营范围集中在电商领域。

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从1.31万亿元增至5.16万亿元,年均增长4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的贡献率从17%增至30%。其中,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进口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也达到了1.2万亿元。

显然,电子商务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也衍生出诚信不足等问题。

筑牢安全大坝离不开电商企业的努力。去年10月,阿里巴巴、京东等8家互联网企业成立“反炒信”联盟,共享信用信息,联手打击刷单炒信行为。截至目前,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五批“炒信”黑名单。近期又有7家互联网企业加入联盟。

“反炒信”联盟现任轮值主席单位京东集团副总裁曲越川说,“通过信用约束手段对违法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对炒信黑色产业链从业者进行警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表示,将积极推动电商领域诚信建设,包括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各主要电商平台相关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数据跟踪与测试分析,并对外发布;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价格、物流等环节开展信用监测,完善电商领域信用记录。

论述天猫双11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

1、在此之前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还没有哪家企业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能创建一个节日,天猫双十一,就是完完全全商业需要而创建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的。

2、其实双十一创建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的初衷是,十一月是属于平台销售的淡季,为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了刺激消费而想出来的,这样直接把淡季直接扭转,也是其独特之处。

3、首创将电商平台的活动,与电视平台合作,以前是跟浙江卫视,后来跟湖南卫视,这也是一种创新。

希望能够帮到你

双11电商大战前夜,天猫和他的对手们

从光棍节到电商节,双十一角色的演变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双十一前是浓浓的硝烟味,双十一后是阵阵的吐槽声。先是提前20余天的红包预热,然后将成交额数字推向新的巅峰,再以一场华丽的晚会欢喜收场。类似的戏码逐年上演,今年天猫和他的对手们依旧不会缺场。电商背景下的双十一:牢笼还是机会?

最早的双十一还只是天猫的自导自演,京东加入战场后上演起了“猫狗大战”,到了去年的时候,双十一战场里的电商平台已多达几十家,大批的供应商也纷纷卷起袖角围观。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的双十一,在第八个年头到来的时候,到底是机会还是牢笼?

从上面的图中不难发现,作为双十一的最大赢家,从2009年到2015年天猫的销售额增长了1800倍,而今年似乎注定要越过1000亿的门槛。然而,看似不断飙增的数字刺激了天猫、商家和消费者的同时,也变相绑架了游戏中的所有玩家。为了保证销售数字上的增长,平台方被迫推出各种优惠和激励,比如天猫的双十一红包和花呗消费额度的提升。商家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提前压货,并抑制十月下旬之后的销售额,此外还要配合平台方做出一些“让利”。而作为消费者,“春运式”的物流和居高不下的退货率和电商平台所承诺的购物体验俨然是背道而驰的。这难道不是一个“牢笼”?

事实上,从去年京东的表现来看,电商平台被双十一绑架的意味已经不言而喻。为了冲击销售额,京东展开了长达11天的促销,最终公布了600亿的销售额,却对双十一当天的销售成绩避而不谈。电商领域早已是一片红海,尽管各种各样的电商模式仍层出不穷,但巨头之间有关销售数字的较量仍被作为评判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正因如此,在销售额数字上的“报喜不报忧”就成了电商平台画地为牢的标志。更有趣的是,刷单和数据造假也开始成为电商节的“孪生姐妹”,其中的猫腻大概只有电商平台最清楚。

不过,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商平台来说,双十一不可谓不是一个机会。双十一成为电商节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文化,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也注定是所有的电商平台。相比于自吹自擂的“造节运动”,搭上双十一这艘大船的营销成本和销售额都要更加乐观。当然,利好的前提是电商平台的规模和体量要远逊于阿里。

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诚意还是套路?

在双十一这颗蜜糖的吸引下,今年的双十一开始涌入以网易考拉海购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玩家。虽然距离双十一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在玩法、理念等方面小施拳脚,而在一场场媒体沟通会背后,电商平台们释放出的信息是诚意还是套路?我们来剖析几个案例。

天猫:培育全球市场,意在摆脱折扣怪圈?

天猫将今年双十一的启动仪式放在了香港,有意传递出将培育全球市场战略。不久后又在上海举办了时尚大秀,试图为自己贴上主流和时尚的标签。与之同时,VR购物等理念也借双十一进行了新一轮的布道。如此种种,天猫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似乎不再以低价作为营销点,官方也宣称将实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的共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天猫上的双十一红包早已开抢,商家们也“下意识”的开始准备双十一的折扣价,消费者也已经在红包和折扣的双重刺激下疯狂添加购物车。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往年,天猫这次直接喊出了抛弃价格战的口号,而销售额仍旧是另一个不曾言说的KPI。有理由相信天猫正试图扭转双十一的趋势,只不过用户和商家还没有准备好为新口号“买单”。

京东:倡导理性购物,尝试回归电商本质?

京东要更加的旗帜鲜明,在天猫还在半遮半掩的时候,京东联合新股东沃尔玛主打理性购物,并将今年双十一的主题定为“好物低价”“极致服务”和“智能体验”,目的不言而喻。当然,京东不忘在双十一媒体沟通会上秀一把自己的物流能力,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在双十一期间的启用也着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但在京东的页面上,“双十一狂欢节”再次被有意延长,秒杀、优惠券、抢购等营销行为在10月下旬便开始上演。还是那句话,尝到了电商节的蜜糖后,所谓的理性多半是自说自话。

此外,在京东看来双十一只是客场作战,或许618才是京东自认为的主场。一面被技术、消费、体验等倒闭模式升级,一面又对电商节带来的品牌影响、GMV等欲罢不能,或许在明年的618期间更能看懂京东的态度。

网易:以洋货节为号,能否避免低价泥潭?

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元年,并崛起了以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新秀。当2016年电商平台临近的时候,这些跨境电商也跃跃欲试,但以高客单价著称的跨境电商能够避免低价泥潭吗?从网易考拉10月25日媒体沟通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来看,网易考拉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进口销售额第一,并将投入4亿的资源用在用户的产品服务以及用户补贴方面。聚焦到玩法上,“洋货节”一词颇具差异化,并讲了一个和消费升级有关的新故事。事实上,从补贴和营销的力度上来看,网易考拉海购能有意避免和天猫、京东的直接竞争,彼此瞄准的也并非是同一人群。

当然,正式加入双十一战场的跨境电商平台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是否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建设能力,能否在海外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谈判力,如何高效整合物流、仓储的能力等等。在今年的618期间,网易考拉海购首批下单商品经过清关、打单、拣货、复核、包装、称重、发货流程仅仅用了90分钟。今年的双十一无疑是对跨境电商的又一次大练兵。

造节背后的电商升级,病态还是常态?

电商平台的新玩法和新理念无不指向了用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可能的激发网民的购物欲。毋庸置疑的是,在创造光棍节的2009年,彼时电商购物占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到2%,网购用户刚突破1亿,而到了2015年末,这个数字分别达到了12.8%和4.13亿。从这个角度审视双十一,应该喻之为病态还是常态?

不看好双十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网民的吐槽,以至于国外媒体和投资者都作出了不同反应。比如说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巴伦周刊》在内的财经媒体发文质疑中国网民的消费水平为何能够超过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天猫和京东公布双十一战绩后,阿里和京东的股票却应声下跌。

或许我们应该对此表示乐观,电商的天花板在哪里,置身其中的电商平台们冷暖自知。且从媒体沟通会上各大电商平台的表现来看,消费升级开始成为平台竞相争夺的焦点。

先是阿里巴巴CEO张勇表态称:“双十一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不再把低价作为营销点,价格是否有吸引力,让消费者自己去判断。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方法,现在的共同方向是让消费升级。”与之对应的动作是,优衣库、ZARA、CA、Forever21等全球90%以上的快时尚巨头入驻天猫。

京东或许也意识到了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冷静和理性,正如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所说:“超过1亿的中产阶级群体在消费中更加关注品牌、品质和服务,场景化购物、智能硬件、智慧物流、移动商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体验。”

同样的还有新入场的网易考拉,在网易考拉海购副总裁朱静波看来,“消费升级不是简单的消费金额增长,不是买更贵的东西,而是消费者趋势的巨大变化。”一语成箴,消费升级促使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网易考拉们所契合的正是在全球范围内精选商品,并将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落地。

可以看出,电商平台们似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要摆脱双十一价格战的单一维度,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成为电商共识。历年的双十一让低价促销成为电商的常态甚至是病态,如今“消费升级”成为新的方向标,或许会借助双十一成为电商行业的新常态吧。

结语

经历了前辈们对销售数字的画地为牢,不管是京东还是网易考拉,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的表态都不再迷信所谓的数字底线,或许天猫本身也在努力淡化数字上的销售目标。

用户的好奇心总会消退,商家的积极性总会降低,电商行业也总会变得更加有序,理性且顺应消费趋势的电商节才是最终的出路。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跨境电商是怎么样的一个发展形势呢?

跨境电商是真的,也是可以做的,虽然现在电商行业整体发展的非常好,在世界都是领先地位,但是这仅限于国内,在国际上我们国家的电商做得也还不错,但是还是有很高的发展空间的,不管你是自己有产品有技术想做跨境电商,还是想通过跨境电商去购买产品都是可以去做的。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电商越来越火爆,这几年短视频的火爆,直接让电商更上一层楼!明星、网红带货不断的刺激着所有用户的消费,双11预热的时候李佳琦和薇娅的销售额更是破了纪录,每年的电商购物金额都在上涨,电商依然有着很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国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明星的加入让直播带货更加难做,所以很多人选择去做跨境电商,很多人想把产品卖出去其实缺的就是渠道,但是跨境电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跨境电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展示产品,然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再通过异地仓储进行发货,整个流程下来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要方便了很多,而且跨境电商可以保证买卖双方能更好地完成交易。

现在的跨境电商也很好的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因为做的人越来越多,国家也支持去做跨境电商,但是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贸易方式差异较大。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及现有环境条件已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主要问题集中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和收付汇等方面。所以国家提出多项措施,保证跨境电商能够交易完成。

在我们国家,电商的起步要比国外要晚,但是发展却是要快于其他国家,跨境电商也是一样,起步晚但是增速快,所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做跨境电商,因为先进入这行,那么你的起步就要比别人快,也要有一些优势,但是现在跨境电商还是局限一些类目,同样也是处于发展阶段,因为国外还有很多国家并不了解中国的产品,并且也看不到中国的产品,同样这也是商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可以形成交易。

跨境电商是真实的,也是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现在做的人还不错,所以还有机会吃到红利的,但是因为国内电商的整体速度发展非常快,跨境电商也样会做的人越来越多!

双12和双11 有什么区别

双11和双12都是购物狂欢节。双11活动时间为每一年的11月11日,双12活动时间为每一年的12月12日。由于双11购物狂欢节起源时间早,且双11购物狂欢节参加的商家更多,因而双11活动规模要比双12的大。1、参与的商家有所不同。“双十一”的流量主推天猫商城,而随之而来的“双十二”,主推的则是淘宝集市C店,或一些一钻、二钻、三钻的中小卖家。

2、活动覆盖面不同。“双十一”是主要针对品牌,相对来说覆盖面并不广,“双十二”将有数十万线下商户参与活动,真正地将互联网与线下实体商业结合,开启一个新的商业智能时代。覆盖餐饮、超市、便利店、外卖、商圈、机场、美容美发、电影院等八大线下场景,活动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和澳洲、亚洲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与地区,为上亿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双十二活动,已经成为了线下服务业的消费狂欢。

3、从销量角度不同。“双十一”和“双十二”的孰轻孰重还体现在销售数据上。每一年,双十一的销售数据都会公布。从0到1207亿元,双十一打开了新零售经济之门。而“双十二”,却从未公布过其销售额,似乎,对于双十二来说,销售量从来都不是重点。

4、阿里的支持扶持程度不同。“双十一”是阿里的重头戏,针对的是天猫平台,对天猫的商家,尤其是原有的线下品牌有很大帮助,但是损害了淘宝的中小商家利益;“双十二”主要是针对淘宝商家,其作用是安抚淘宝小商家对双十一截流的不满,顺带再提升一下业绩和关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极光JIGUANG

精选翡翠圆镯,源头价还包邮!

广告

文 | 极光JIGUANG

极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发布《2020双十一电商行业研究报告》,从2020双十一活动整体背景、双十一期间电商行业分析及电商细分行业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双十一电商行业的方方面面,展望电商行业发展前景。

极光观点:

1. 双十一期间人均装载4.2个购物app,跨平台买买买成为人们“剁手”时的主流消费习惯;

2. 相较于往年,电商行业双十一期间活跃度整体仅有小幅提升;

3. 电商行业双十一活动期间新增用户日均达2500万左右,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于下沉市场;

4. 直播有效缩短B端与C端间的链路,赋能传统线下实体经济,推动着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同时能有效打通流量池,实现流量复用与品牌长期服务。

一、2020双十一活动整体背景

2020双十一购物节重大意义

疫情后的双十一对于电商行业意义非凡,消费需求爆发叠加商家复苏焦虑,平台竞争白热化。

双十一作为疫情之后全球最大的消费季,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商家或者电商平台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疫情后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商家期待双十一拉动上半年萎靡的销售业绩,且更多平台玩家入局,行业形成大混战,特别是争夺直播新战场。

2020双十一购物节定位转变

依托强大的流量吸附力,双十一不止是打折促销的阵地,更升级为品牌声量的“放大器”。

双十一补贴空前,方式趋于“简单粗暴”,天猫补贴翻倍,京东推出头号补贴和双百亿补贴,苏宁易购补贴主打线上线下商家和大牌商家 。双十一依托于强大的流量吸附力,逐步升级为品牌新品发布主阵地,今年电商平台迎来新品大爆发,越来越多品牌选择双11期间发布新品。

2020双十一购物节创新模式

“短视频种草+直播收割”创新模式成为双十一最大亮点,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消费体验。

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短视频+直播”形式更能够有效建立博主/主播与买家粉丝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信任感,基于此博主/主播能极大激发消费欲望,同时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大大提升商品的转化效率。“短视频+直播”相结合形式一方面推动传统电商和内容平台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促进电商平台探索内部功能模块的创新和迭代。

2020双十一购物节渠道变化

双十一电商平台营销策略更加凸显全渠道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更为深入。

相比于以往双十一活动,今年更加突出线上线下联动,全渠道融合力度大幅提升,比如支付宝新增“数字生活平台”角色,打造吃喝玩乐第一入口,而京东全球热爱季统一线上线下价格和服务质量等。全渠道融合的价值是为用户打造了统一消费入口,联动新资源,服务于多元化场景,以数字化方式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创造全新消费乐趣。

2020双十一购物节营销创新

在营销创新上,今年重点以延长活动期限、完善直播生态链和优化消费体验助推购物狂欢。

在线上流量渐趋饱和,以及上半年商家大幅亏损的状态下,电商平台普遍选择延长购物节时间,或者分两轮销售,给商家更长的销售时间。直播作为今年营销方式的重头戏,电商平台创新性以主播为联结,为消费带来更优的消费体验,也推出更多的激励政策以完善直播生态链。

二、2020双十一期间电商行业分析

跨平台购买成为主流消费习惯

双十一期间人均装载4.2个购物app,跨平台买买买成为人们“剁手”时的主流消费习惯。

电商行业活跃度整体小幅提升

行业整体活跃度较往年有所提升,提前出现小高峰,但11.11当天的活跃度同比增长放缓。

今年双十一从10月21日正式开启,电商行业DAU均值超过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较之于2018年的大幅增长,今年行业活跃度的提升有所放缓,电商行业整体已趋于饱和。11月1日迎来了第一波“付尾款”,当天DAU均值达到5百万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预热,贡献一波销售热度,随后几日的活跃度也有波动。双十一后期,DAU的增长幅度放缓,今年11月11日当天DAU的同比增量为30万,远低于2019年11月11日当天的同比增量320万。

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下沉市场

今年双十一对拉新用户的贡献作用依然巨大,在线上电商用户趋向饱和之时,双十一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于下沉市场。

直播成为提高转化率的新工具

作为今年创新营销工具,直播不仅有助于吸引流量,且相比传统模式,更能提升营销转化率。

与传统电商店铺6%-8%转化率相比,利用直播带货,转化率能上升2-3倍,整体达到20%左右。直播带货依托自带流量的知名主播,单场直播转化率也能保持在12%-16%以上,营销模式更贴合用户需求。

早、晚高峰是用户消费活跃时段

晚上20-22点是多数平台用户“剁手”的高峰时段,拼多多高峰时段还出现在早上8点。

双十一期间,传统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苏宁)用户使用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午10点及晚上20-21点。拼多多的用户活跃时间段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早上8点,中午12点及晚上20点,拼多多用户倾向在碎片时间进行“剁手”。

低线城市用户消费需求提振

双十一活跃用户下沉城市均衡参与剁手,因渠道下沉叠加消费力提振,低线城市消费需求释放。

以头部电商为例,双十一期间新一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的活跃用户数量比例相对较高,下沉市场成为活跃用户主要来源。小红书在新一线及三线城市中活跃用户比例最高,分别达到22.7%和20.1%,但小红书在低线城市的活跃用户比例有所下降。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明显向三线、四线及五线以下城市聚集,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双十一用户评论聚焦直播带货

得直播者得天下,直播引领今年双十一热门话题,成为今年双十一最重要的舆论热词。

直播是今年微博十大热门话题及十大热词之一。直播的资讯关注度,包括网民资讯指数和媒体指数,都较往年大幅跃升,直播成为本年度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三、2020双十一电商细分行业分析

直播电商行业双十一数据表现

受今年双十一分两轮销售的影响,直播电商行业在10月31号和11月10号出现两个小热潮。

由于今年双十一分为两轮预售,淘宝双十一直播数据呈现两个小高峰,时间点均为尾款的前一天,包括10月31日和11月10日。淘宝直播在10月31日和11月10日不仅迎来了双十一期间当日观看次数的小高峰,也是双十一期间主播吸纳最多粉丝的重要时刻。

直播电商行业各细分品类数据表现

传统电商场景里较冷门的品类,在直播电商中焕发新生机,突破客单价和受众门槛传统限制。

由于直播能更好展示商品特性和功能,且主播能有效传达品牌价值,有效激发消费欲望,即使是传统电商较冷门的品类,比如客单价比较高和受众门槛较高的珠宝和手表,在直播电商中也成为受欢迎的品类。目前彩妆和服装、美食以及其他日用商品是直播最受欢迎的品类。

直播电商带货销售额和粉丝价值

淘宝薇娅和李佳琦占据直播带货销售额榜首,但蘑菇街两大主播粉丝价值远超其他平台主播。

由于商业模式的区别,各平台直播关注的重点有所侧重,淘宝更注重店铺和商品的全面丰富,更聚焦在公域流量,在带货销售额相对更为领先,而抖音、快手、蘑菇街更注重达人,更聚焦于私域流量,在粉丝价值优势上更为凸显,目前蘑菇街和抖音相对领先,特别是11月10号数据显示蘑菇街两大主播粉丝价值远超其他平台主播。

跨境电商行业双十一数据表现

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app活跃用户量明显较往年低,海购流量向综合头部平台聚集或已成趋势。

与以往不同,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跨境电商的DAU一共出现三个波峰,分别是10月21号预售活动、11月1号付尾款活动以及双十一当天;但对比前两年,今年双十一垂直跨境电商的DAU明显减少。根据海关的数据,今年双十一国内进出口的指标均较去年有增长,由于疫情的关系,电商及免税店成为国内购买海外商品的主要渠道,因此用户对于海购的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垂直跨境电商用户量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近年来天猫和京东等头部平台的国际供应链愈发成熟,在速度、价格上的优势显著,吸引到更多的海购用户流量。

二手电商行业双十一数据表现

二手电商在今年双十一出现往年没有的流量波峰,用户转手/拼购预售商品或是主要原因。

今年双十一当天,二手电商的活跃用户出现活跃度小波峰,而从往年数据来看,双十一对二手电商的用户增长没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今年双十一二手电商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一方面反映出用户对于头部电商平台“预售+尾款”等新的促销玩法也有自主的对应策略,二手平台成为消费者转卖或拼购预售商品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二手电商领域的另一头部平台转转在双十一期间也推出对应的促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户流量的增长。

生鲜电商行业双十一数据表现

生鲜电商在大促当天DAU同比增长11.1%,生鲜品类已成为消费者双十一“剁手”的标配。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生鲜电商的DAU在每年11月11号当天均会出现小波幅的增长,而在今年的双十一生鲜电商DAU同比增长11.1%。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生鲜已成为消费者在双十一“剁手”的又一大标配品类。

四、电商行业展望

直播电商走向精细化运营

直播成为常态化的标配营销工具,直播电商亟需精细化运营发展,行业走向规范化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以及品牌商家采用直播手段,直播成为标配的营销工具,竞争逐步白热化,直播电商平台运营亟需精细化。目前直播电商平台运营整体较为粗放,与各利益者合作方式尚不成熟,生态链各环节亟需完善,未来只有精细化运营才能保证选品紧跟用户需求、直播内容优质化,以及提升成交转化率和全过程服务体验。

营销链路缩短,赋能传统经济

直播有效缩短了B端与C端间的链路,赋能传统线下实体经济,也推动着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

随着5G技术普及和直播在电商平台的推进,未来直播会惠及更多商家与消费者,且直播的强互动性以及可视性,成功地实现商家/企业对消费需求的实时准确掌握,使得广泛真实的消费需求直达B端。营销链路的缩短,一方面重构信任机制,推动消费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倒逼上游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通过C2B实现反向定制以及新品。

直播打通流量池,实现流量复用

依托于直播与短视频工具优势,未来商家将更易打通流量池,实现流量复用与品牌长期服务。

直播/短视频更适合作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桥梁,建立商家与用户的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工具,更好服务于用户社群的运营。商家/企业对通过所谓公域流量(电商平台/KOL等)获取新用户和成交,然后运营私域流量(微信生态)提升用户整体的生命周期价值。

关于双11跨境电商模式研究和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