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电商模式 > 正文

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医药电商营销方案)

作者:admin日期:2023-01-22 20:30:09浏览:107分类:电商模式

今天给各位分享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医药电商营销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医药电子商务怎么做?

1、医药电商呈爆发式增长。

2013年中国医药B2C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达42.6亿元,与2012年的16亿元相比,增长166%,而2011年只有区区4亿元。

尽管受到政策限制,网上假药事件频发的影响,加之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医药电商的发展相对其他电商的发展仍然较慢,但对未来医药电商的预期看好则是众企业的共识,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注资1.7亿美元拿下中信21世纪54.3%股权便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医药电商一直不温不火。随着其他行业电商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近期国家政策松动的趋势,2014年医药企业也一改以往观望不前的态度,开始纷纷“触电”,希望能够借助医药电商的东风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这一点,从网上药店的数量变化可见一斑: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22日,网上药店数量已达175家,相较于2011年4月的30余家,短短三年时间数量增加超过5倍。

2、医药电商发展相对缓慢。

不过,与其他行业增长迅猛、一日千里的电商化相比,医药电商化规模仍然很低,其销售额仅占医药市场的1.2%左右,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因此医药电商在我国仅是刚起步阶段。

首先,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也使的医药电商的发展相对缓慢。

药品是特殊商品,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密切相关,因此,消费者在进行药品消费的时候要比选择其他商品谨慎的多,消费者更希望在选择药品是能够得到一些指点,而这一点线下的药店和诊所则能够提供相关的服务,这就使得线上药品的消费受到一定的制约。

同时,由于网上药品质量鱼龙混杂,销售假药、劣药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消费者很难建立起对购药企业的信任,这使得消费者对医药网购比其他品类网购习惯渗透得相对较慢。

其次是国家对医药电商的政策控制因素影响所致。

处方药是药品消费的主力,但是,目前国家政策没有放开处方药网络销售,单靠OTC产品难以支撑医药电商的盘面,所以,目前医药电商的消费格局还是以保健品、成人用品、医疗器械为主。

不过,利好消息是处方药网络销售的政策有松动迹象。

2013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召集天猫、京东、河北慧眼医药科技等医药电商平台,希望这些电商们提出处方药网上销售的方案。此次会议后,多家电商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其中,京东选取的医院处方药捆绑网上销售的方式初步得到发改委人士的认可。据业内多位人士透露,京东很有希望获得这一试点资格。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京东方面表示,京东医药城在医疗方面正在和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处方试点合作,这些医院分布在几个城市。

按照国家规定,如果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实体药店不可以购买处方药,网上药店更是明确规定不能卖处方药。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医药分开,病人在医院看完病就可以去任意一家实体药店或者网上药店买药。其实,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扩大网上药品的销量,扩大医药电商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这种药品消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遏制现在的医生药品回扣现象有重大意义。

现在处方药有几百亿元的市场份额,而实体药店只占20%,如果京东医药城能够试点成功,获得网上交易处方药的资格,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可以预期的是,处方药在医药电商平台放开已是大势所趋,至于何时放开,只不过时间问题而已。

另外,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这也成为制约网上药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这一政策也在松动之中。据称,上海市近期将开展网上药店进行医保支付的试点工作,首批试点的企业为上海华氏大药房旗下的药品零售网和上海复美大药房旗下的导药网。这一试点项目已经通过上海市分管市长的审批,目前两家试点单位已经拿出运行方案,试点工作会在近期启动。

近期食药总局领导赴粤考察医药电商也释放了利好信号:支持药品O2O,拟定处方药网上销售目录,扶持正规网上药店,探索网上药店医保支付方式等。

第三,目前国家规定,医药电商必须自己配送,这项政策的背后,是网络药品销售的乱象,据称网上销售的药品、保健品40%都是假货,所以国家药监局提出了必须自行配送的要求,目的是在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寻根溯源,同时也能让没有实力或者假药贩子退避。但这也给从事医药电商的企业以重击,目前还没有哪家医药电商建立自己的配送仓储网络,这需要非常大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也是目前我国医药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第四,人才稀缺也成为制约医药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药电商虽然是属于电商行业,但是医药电商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从现有的电商企业挖人并不能满足运营医药电商的需要,因为,医药电商需要跨界人才,需要既懂线下,又懂线上,还要懂药品销售,横跨“三界”的人才。而现有的医药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习惯于传统经营模式,对电商运营管理规律不了解。

因此,尽管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电商事业部,但是,大部分是从原有的销售人才选择,这些人尽管对传统销售了如指掌,但是却受到传统营销思维的限制,对电商知之甚少,大部分也是在边干边学,摸索前进,这也导致医药电商的发展相对滞缓。

第五,医药电商企业的营销思维大多还停留在传统营销阶段。

传统营销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最大不同是营销传播方式的不同。传统营销思维是单向传播,是我说你听,完全是灌输的方式,最擅长的是忽悠,用这样的思路做互联网传播,根本不管用。在互联网上,是互动传播,需要的是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你的传播要做到集品牌形象、趣味互动、销售业绩于一体,做不到这一点,你投入几千万,可能只是打个水漂。

电商追求精准营销,需要企业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对先进经营、管理技术更为依赖,近年来电商业能够快速发展,与大数据、营销策划、品类管理等各种先进的方法得以广泛、深入运用有直接关系。而传统医药企业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不少企业自身的品类管理、消费者管理等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医药电商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和制约,发展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但是,医药电商是这个时代发展的趋势,如果医药企业不能未雨绸缪,早一些进入医药电商领域,以便积累经验和人才,将被时代所抛弃。

3、医药电商如何玩?

医药电商面对这样的现状,应该如何做呢?

要想做好医药电商,第一是要建立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与传统思维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客户思维。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关注的是客户有哪些痛点,客户的痛点,就是客户最紧迫、最重要的需求,只要抓住客户的痛点,通过产品或者服务解决客户的痛点,你就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不过,客户的需求有时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潜在的需求,所以,并不是简简单单你就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痛点需要你来挖掘。互联网企业关注客户,研究客户,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与变化,从而赢得客户的喜爱,所以变得越来越强大。

而传统思维更关注数字。传统企业关注的是企业内部流程,财务指针标。大家都在为指标而奋斗,关注的是结果,所谓指标为王,至于说结果是如何达成的,则没有人关注,和互联网公司相比,竞争力肯定会持续下降。

免费可以说是客户思维的最好明证。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往往采用免费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会迅速积累客户,大幅降低客户获取的传播。

那么,免费之后如何挣钱呢?

互联网企业往往采用免费的方式,吸引大量客户,在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有了依赖之后,升级产品或者服务,吸引客户为增值和服务付费,甚至是向第三方收费,这方面像腾讯、小米就是最好的案例。

而传统思维首先考虑的就是利润,不挣钱的不干。所以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去找客户,去推销,因此,传统企业的销售成本是最高的。

是不是有互联网思维,看看你的员工就知道了。

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关注客户满意,而传统企业的员工关注老板满意。

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每天都在创新,充满着活力,每天都在思考客户的需求,客户的体验,要做到的是对客户反馈的快速响应。检验他们工作成效的,是客户的支持率;而传统企业的员工,每天都在自己的流程中奔命,重复着以往的工作,没有激情;不清楚,甚至不关心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只要老板满意就行。

第二是要明确定位。

做医药电商不是你开设了网站、注册了官微、搞几场互动就是电商企业了。真的想要搞医药电商,想要仔细思考清楚,你到底要干什么?你的定位是什么?

你是要做平台还是做系统?是要做产品还是做服务?

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思考方式,做事的方法也不同,搭建的团队也不一样。

做平台,你要建立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你要能够洞悉各种机会,搭建有利于合作伙伴成长的生态系统,让合作伙伴在你的生态系统中有机会成长起来,这就像你在建造一个果园,你的合作伙伴就是果园中的水果,你做的是改变果园的小生态环境,让温度、光、空气、水、养分能够适合水果的生长,让所有伙伴在这里成长为最有价值的水果。而做系统,就要自成系统,要让系统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

做产品就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让消费者“尖叫”;而做服务就要让消费者感到超值!

第三是建立专业电商团队。

电商就是电子商务,既然是商务,必然包括商务的所有功能,只不过是呈现出更多数字化的特点。医药电商的特殊性是因为药品的特殊性——直接关乎人身健康,因而,医药电商需要的人才必然是综合型的跨界人才,是要懂得药品、懂得药品营销、懂的电商的人才。

医药电商还在发展初期,跨界人才难得,行业还没有积累很多这种跨界人才,怎么办?

将电商人才和医药营销人才融合。

怎么融合?

需要融合型、领导型人才作为领头人。这种人要能够能够将传统医药营销人才和电商人才融合,因而,他不是一个单纯管理型人才,而是一个领导型人才,他可以不是电商人才,但是不能不具有互联网思维;他可以不是营销人才,但他不能不具有善于创新,善于融合,善于学习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这个人需要有公正、宽宏、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的优秀品格。

第四,医药电商品牌建设。

对于医药行业的企业来说,无论是零售企业,还是制药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在平台上卖药,或者是在自家的网站上吸引消费者。

药品消费的本质是药品的质量,药品必须有效且安全,所以,药品的营销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质量才是根本。无论你的营销技巧多么高超,如果产品有问题,那是传播的越快越广,死得也就越快!

因而,打造医药电商品牌首先是从产品入手,选择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把心思放在各种营销手段上。这是基础,否则,地基不牢固,建起的高楼大厦可能会瞬间坍塌。

欢迎登录长风网获取最新物流资讯。

相比其他行业,医药电商明显滞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原标题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带来发展机遇

医药电商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新医改、互联网+、医药新零售等因素正深入影响医药电商行业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近年来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开始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是医药电商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多种形式的创新将有利于医药电商发展,或将为行业创造发展的良机。可以说,医药电商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医药电商的本质

其实医药电商与普通的电商并无本质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医药领域:一是受到严格的监管;二是对于服务的要求比其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他领域的电商要求更高。近年来,就像其他大多数朝阳产业的行业一样,医药电商发展极为迅速。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家2014年颁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松绑了医药电商的限制。

医药电商呈现四大关键词分析

历经多年的发展沉淀后,医药电商发展不论是从政策鼓励、行业热捧、终端需求,还是从整体医药产业链来说,万亿级规模的医药电商迎来了最佳的发展窗口。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医药电商开始呈现以下四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合规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医药电商的监管政策与监管趋势每年都有变化。如2016年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2017年取消“B、C”两证审批,更是改变了医药电商的运营基础与准入门槛。而医药分开、互联网+医疗、医药新零售等政策及新趋势让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二:流量

药品是特殊商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电商销售的增长空间。从医药电商诞生之初起,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谋求通过业务创新,以最低的运营成本获取最高效的用户流量,促进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早期医药电商的运营模式与引流途径,主要是在第三方平台上开展价格战、促销战,以低价吸引用户,做大规模。然而随着行业逐步走向成熟,不少商家已经认识到价格战并不能培养忠诚用户。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的结束,及阿里健康、京东的转变经营模式,都促使医药电商企业开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运营模式与流量渠道。

随着行业监管环境的改变,如医药电商行政许可事项的取消,亦有更多第三方企业,如普天药械网、360健康等,为医药电商提供业务创新机会与流量帮助。

关键词三:专业

虽然医药电商的出现时间不短,但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其只是实现了渠道的开拓与价格的透明,未能为消费者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专业服务。

随着近几年来零售药店回归专业化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要让医药电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必须展现医药电商的真正价值,才能创造自身的蓝海市场。在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借助技术的力量,包括全维度信息化系统、大数据、远程视频诊疗等技术,让医药电商从过往的药品销售升级到专业服务,亦成为可能。

关键词四:模式

在全球电子商务中,B2B模式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普天药械网作为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不断挖掘客户真实需求,研发最新技术系统,夯实运营服务能力,创建了颇具普天特色的运营模式,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得到了诸如鱼跃医疗、康达医疗、西门子等众多大牌供应商和医疗集团客户的高度认可,更得到软银资本、新希望基金等风投机构的高度青睐。2017年更是以总交易额50亿元的好成绩华丽收官,迅速跻身全国医药电商第一阵营。难怪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会说,下一代的BAT会将B2B领域里产生。

未来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

面对“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药品流通企业以及行业外的互联网企业均表现出极大的信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与投资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已达476亿元,同比增长32.5%。截止至2017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增长至736亿元,同比增长20.3%。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达到了85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7%左右。不过,在监管政策的影响下,行业发展增速持续放缓。

2015-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预测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1020亿元,2022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6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95%。

2019-2023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难点亟待解决

——药品管控及处方药网售政策的限制

一方面,我国药品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的采购中占比在70%以上,药品的消费主要通过患者到医院就医拿药实现。药品管控的行政垄断,限制了药品市场化水平。

另一方面,201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经营者为药品生产、批发企业的,不得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经营者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等,由于处方药占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8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电商的销售规模。

2、医保支付受限

医保支付制度的不完善,线上消费不能使用医保支付,医保统筹账不能用于零售端支付等限制了医药电商的发展。由于受到药品医保严格监管的限制,网上购药无法使用医保支付,尽管目前我国医保覆盖率已提升到95%以上,但是医保结算仅授权于线下实体药店,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不利于提升消费者线上购物体验,阻碍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目前沈阳和杭州等城市在网上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开放方面进行试点,尽管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的开放,促使医药电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医药电商的大幅发展,还需要将线上药品消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消费者对网购药品存在质疑

近年来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毒奶粉、假疫苗、假化妆品事件频发,消费者对于网上购物慎之又慎。消费者对网购药品最大的担忧就是药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有网上购药经历的消费者由于自己无法辨识药品的真伪,会使其对所购药物的真假、品质产生质疑。

一些网店在平台上打着卖保健品的幌子卖假药,也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消费权益造成侵害,让消费者对网上药店产生不信任心理。消费者对网上药店药品质量的不信任,再加上线下药店在政策上有很多的利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网上购药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消费者选择去医院和社会药房购药代替网上购药,限制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4、医药电商供应链有待创新发展

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的最主要途径在于紧密结合互联网,以信息化为主要推动,高度整合各类医用资源,促进多要素集成创新,实现医药供应链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医药电商发展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供应链模式虽多种多样,但依然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促进形成医药电商发展的利好政策、强化互联网药品质量和价格双重监管、鼓励医药电商有效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加快构建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等创新发展思路,指导医药电商供应链模式创新、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利好持续推动

2017年初,国务院公布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B证、C证的审批;2017年9月,国务院又公布了新一批取消行政许可的事项,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医药电商A证)审批,医药电商门槛进一步降低。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释放了一系列利好互联网医疗的政策。与医药电商最直接相关的是在“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节里提到要“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发展”,给医药电商发展“互联网+医疗”处方药配送业务带来了契机。

2018年9月,卫健委连续印发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政策,其中落实了以实体医院为主体开展线上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复诊,并进一步说明了处方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或者医疗的医药电商,医药电商与互联网医疗的边界的逐渐模糊、联系的逐渐加强,或将利好医药电商的发展。

2、政策市场双重驱动,向市场上游发力

第一,“两票制”带来药品流通管控严格,企业将注意力转向暂不受流通管控的零售端;而医院药占比规定压缩药企院内市场,迫使企业寻找院外零售药店或医药电商市场。第二,分级诊疗政策下,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房众多,分散企业营销落点,增加传统营销推广,药企投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第三,电子处方的成熟与处方外流趋势促进DTP药房快速发展,为医药电商从O2O角度切入处方药市场提供了良好机会。

3、医药电商O2O模式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医药行业O2O(onlineto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移动APP客户端、微商城的发展等,已经成为各大医药电商的未来。当前,医药电商还不能解决消费者购买药品的及时性问题,尤其当发生较为紧急情况急需用药或医药器械时,网上药店就无法解决问题。

但O2O模式的出现,使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享受商品和服务成为现实,将药学服务落到实处,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及时、便捷和人性化的全新服务,满足顾客对于用药健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尽管B2B、B2C是当前主流的医药电商模式,但医药电商O2O的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传统医药电商行业将向现代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4、信息化与大数据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电商模式。当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时,大多数人会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获得治疗建议,人们对互联网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依赖性。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药品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医药电商发展的关键。未来,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化以及大数据实现网络视频会诊,达到网上看病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储存大量就医、购药信息及患者健康信息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发现患者的购药特点及需求,以便提供针对性的药学服务。

在互联网、大数据、医药电商的融合发展与支持下,企业通过日常药品交易以及消费者的浏览信息,根据当前的需求导向,定期更新药品种类和信息,甚至进一步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实现智慧化生产等均有望成为未来医药电商发展的契机,改变现有医药互联网交易模式。

你对医药电商怎么看?

医药电商是指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医药生产商、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主体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凭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进行医药产品交换及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为。

我国的医药电商发展从2005年开始,当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医药电商”这一名词正式开始出现,该法规对医药电商的分类、实施主体、操作办法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从此开启了互联网售药。但其实在1988年,我国已经开设第一家医药网上商店。

先来看看医药电商的发展历程:

医药电商的萌芽期——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网上商店开设,可惜的是,因为没有相关政策依据被叫停;

医药电商被承认——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这也算是政府首次默认了药品电子商务的存在;

医药电商的早期发展——试点5年之后,2005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详细定义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交易范围、实施主体、监管标准等,医药电商终于能够从幕后走到台前;

医药电商的助力——2009年,“新医改”正式启动,医药分开、控制药占比、集中采购等医药改革正式启动,这一环境下给了医药电商继续发展的土壤;

医药电商急刹车——2016年7月,国家食药监局结束了互联网交易第三方平台试点,收回了1号店、八百方等平台的试点;

医药电商爆发前夕——2017年1月,国办发文,取消了医药电商B、C证的审核,这意味对医药电商的监管政策放宽;同年9月,国务院接着取消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A证审批。放开了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

医药电商相关政策:

据商务部《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为612亿元,其中,B2B业务销售额576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4.2%;B2C业务销售额36亿元,仅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8%。平台定位为“专注于成为全国民营医院阳光采购平台暨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普天药械网,在2017年提交了交易额突破50以元大关的成绩单,这是医药电商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标志着医药电商超速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

目前国家两票制、营改增、医药分开等政策已经在全面渗透,现代人又完全习惯了网购模式,所以电商模式很有可能是狙击传统药品流通模式的强劲对手。从体量来判断,医药B2B的发展可能会更早于医药B2C模式。并且有事实可以证明医药电商B2B的时代正在来临。

井喷式增长的交易额背后,折射出更多的是行业的需求。如普天药械网这样一个不仅能够帮助采购商会员优化采购需求,智能匹配最优商品,实现行业供应链的无缝贴合;还能为医药流通提供一个集产品发布、活动促销、渠道分销、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管理于一体的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有行业分析认为,全国范围内已经是医药B2B的发展高潮,看来这一次医药电商化的时代真的来了!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医药分开、控制药占比、多层次医疗体系建设、医疗支付改革、集中采购、新版GSP、飞检、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逐步推进,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对医药电商的发展也是牵一发动全身。

医药电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解决可接触的目标群体的需求,比如避孕用具、年轻态保健品、家用器械等。

二是以战略布点和分级策略向线下延伸,构建仓储式大药房,对接医保,大规模抢夺实体连锁药店的市场。

三是成为医院药房的托管者,协助政府完成医药分离。

四是和社区卫生对接,配合线下完成对消费者的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用药。

五是通过获得、分析和运用大数据,通过专业部门,利用品牌推广和医疗专家群体讲座等方式直接面对消费者,构建健康管理体系。

六是帮助制药企业完成区域或者全国的销售布局。

未来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这种线上、线下会包括医药电商、医院、药店、门诊等,所以在未来医药电商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B2B医药电商实操宝典,千亿市场2019年趋势预判

作者:洪秀海

笔者在2018年专注传统商业的代运营,继《传统医药商业进入电商唯一之路——代运营》、《把握B2B医药电商发展的三个阶段》之后,很久没有发长篇大论了。然而参加完湖北电商沙龙后,又有一些感触,感慨于医药流通电商的蓬勃发展,感慨于医药行业诸多朋友的兢兢业业,更为了回答困惑于流通电商如何走得下去的问题。这篇文章邀约了很久,春节才有时间整理出来,也当做我做医药电商代运营这一年的总结和对2019年医药流通电商的展望吧。

2018年初,我带着对医药电商的敬畏之心和对医药流通电商的初心,与朋友们成立了行业内的一家医药电商代运营公司(派友 科技 )。

接触过B2C的朋友们对“代运营”这词并不陌生,而对于流通行业的人来说,很少有人清楚。这也是我这一年来跟传统商业大佬们,经常要洗脑的一个词。当然说太多电商技术方面的东西,他们不需要熟悉,这样反而会觉得电商对他们太远。

而当你换一种说法——“承包电商部”,他们立即恍然大悟。接下来就会又问到一些露骨的话:“你们三个月内能做到500万月销售吗?我有钱,产品不是问题”。

当然能问到这些问题的人,已经意识到再不行动,没准不等被政策淘汰就已经被行业淘汰了。幸好,在我服务的三家客户中,已经不存在排斥电商的事了。

我的客户是这样三类人。

第一类是走稳定现金流的市级流通企业。由于是走现金流,因而每年的销售体量2个亿。客户类型主要是诊所和小药店。产品类型为大流通和小普药为主。

该企业的亮点在于采购人员业务能力强,终端客户都是老客户,区域内客情关系比较好。实际上,从现有业务来看,该企业并不是特别渴望做电商交易。第一,客户群体维护的好,不急于开发区域外市场。第二,企业账面现金流稳定 健康 ,电商的现金交易优势并不突出。第三,采购渠道多样,产品相对稳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企业高层还是决定“触网”,当然是在不投入太多精力和资金的情况下。

从代运营的角度来说,用极小的风险试错,是电商服务的优势。简而言之,代运营公司投入人力,企业投入少量资金;代运营公司导入资源,企业导入产品。初入医药电商领域的企业最大风险是,大量招兵买马,好大喜功。

代运营公司投入团队协助商业公司开展电商业务,梳理传统企业内部的电商流程(财务流程、物流发货流程、首营资料备案流程),开展线上业务管理(上下架管理、订单退换货、订单正常审核、活动管理)。初期的目的是“测款”,测算电商整体利润、测算适合线上销售的商品品类、测算整体服务体系能否支撑电商交易、测算线上业务适合什么样的平台网站、测算现有业务是否适合电商自营。

虽然说,不是所有的医药流通企业都适合做电商,然而可喜的是,经过1年的代运营合作,该企业电商业务已经成型,仅通过1家电商平台开店,已经每月有100多的新客户,30万-50万的销售额,净利润达到2%,超过湖北和广东的大多数医药电商流通企业。

第二类企业,年销售额4个亿,客户群比较杂,覆盖整个市郊。老板为80后,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魄力与能力兼备,更能积极拥抱互联网。没有与我合作之前,他已经在多家A平台网站开店,每月不低于150万的销售。他的困惑在于,销售额上去了,成本反而加大。

我们知道,医药商业公司开展线上销售,所支出的费用大概分为:运输费(快递物流费、物料费)、交易佣金(平台押金、A平台交易佣金)、平台活动费,这三大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随机的费用,如首营资质快递费、快递保价费、退换货费用、破损费、税费。我经过测算只要开展线上交易,在不开展引流活动的情况下,至少消耗4个点费用。这样就必然导致部分商品上线是亏本销售。于是商业公司在粗放式运营的情况下,由于受到经营成本的考核限制必然线上不敢做优惠活动。

在正确核算成本类别的情况下,有策略性的开展引流活动是有必要的。如果本身就没有太多优势品种,普药的优势又并不大,这样的情况不做活动也可以做好线上销售利润。例如,很多平台有线上聊天工具,如药师帮。这样的平台一般可以能跟踪客户浏览记录,针对这样的客户,做针对性的结合在一起做陌生拜访也是有必要的。譬如一个黑龙江客户,在年底多次访问商城里的聚瑞普锌,电商部就可以主推聚瑞普锌这类商品。

同时,在产品库存和价格定位上。线上的销售与线下共用一个ERP库存。在线上销售额小于线下交易额的阶段,只能选择优先发货。这样一旦不采取锁库存的形式,必然无法保证线上订单的正常库存。就算系统对接无误,也会导致客户体验不好。所以做电商不是销售问题,而是决策问题。可以确定的是,高毛产品需要保证有正常的库存。

解决了库存问题,就是优化产品定价了。4P理论中,价格、渠道、促销、产品缺一不可。好在细致代运营有据可循,不是盲目定价和线上顺加2%定价。我认为,这里的定价是依托在产品上。也就是上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决定订什么价。不是盲目的什么库存商品都上线,具体如何挑商品各有各的看法,这里不必赘述。从定价的角度来看,需要做一些细致的工作。比较所入驻平台的竞品价格和实际情况,而不是依据本区域内传统的定价策略。

譬如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7)最低价格为32.8元,倒数第二三的价格为33元/盒、33.1元/盒,且库存充足。我们的底价为28元/盒,在不参与促销的情况下,定价空间在28+X元/盒以上(不含税)。由此基础定价出来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商品是否紧缺、季节性、常用、可替代性等。

第三类是,具有区域资源且有90%占有率的企业。该企业库存商品12000种,有医院配送资源,有国控等国有企业背景,年销售额10亿,纯销7亿。该企业自己组建了最多8个人的电商部。做到半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电商交易规模提升不上去,一直维持在150万/月以内。同时也由于电商销售利润不足以支撑部门成本,因而电商部人员缩减为3人。实际上,他们在电商方面遇到的问题是效率和会员采购黏性不高的问题。

效率的问题,派友通过工具解决。入驻多平台,造成订单和库存统计处理混乱。部分企业不得不才用增加人手来填补大批量订单开单问题。但是这样,犹如饮鸠止渴,增加大量人力成本,利润反而减少。采取对应的工作,打通A平台订单和内部erp,从新用户首营备案,到订单产生再到订单录入、订单出库,一键完成。湖北启元、千瑞铭等企业也是这样操作。

同时,商品定价过程中,会遇到在售商品的定价选择问题。12000种商品,可售商品由8000种,如果按照小型商业公司人工比较不同A平台竞品价格的方法,肯定会花费大量的人力。派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现在正在开发一个不同平台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匹配商品编码,抓取竞品价格,并判断是否参与促销。这样形成一个分析EXCEL,运营和商品人员就可以实现及时定价。

总结一下。这一年的代运营的确遇到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医药流通电商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简单判断了。网络新渠道对任何企业都是必须的选择。在广东普宁、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新医药流通企业”。他们抓住时机,依托互联网渠道改变买与卖的简单交易,加入资金流和以量换价的理念,以最快的资金周转率获得大量的有效终端,借以向工业企业“展示肌肉”,由此来获得更多的工业支持。

在2018年底,我参加了湖北举办的一个医药流通电商分享沙龙。原本容纳50人的会场,来了120人,我深深地为与会者的激情折服,在湖北做好医药流通电商的企业是这么多,想要和正在做电商布局的企业更是多。

很久之前,我看到了个别医药电商平台烧钱的玩法,平台的真正价值落下沉不到终端,商业的服务并没有体现,工业的促销政策依旧被截留。而今我从迷茫中走出来,并通过1年的实操,得出结论:深度代运营能够让电商的真正价值赋能到整个行业。

在2018年医药流通电商呈上升趋势,诸多品牌工业越来越重视线上品牌的销售和维价;不同的A平台在寻求增额到增润;越来越多的商业流通企业参与电商渠道的建设;终端也逐渐养成线上采购补货的习惯。

在走访福建商业公司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案例。线上卖的好的一种药,如小儿消积食口服液(鲁南10ml*10支)线下在福建区域并无太大销售额,产品原本也不控销,但是当在5月份线上销售额猛增,销售区域集中在江苏、山东区域,受到当地代理商的投诉后,厂家开始控销,于是造成线上也不允许销售。同样的也有聚瑞普锌这样的产品,这种治疗胃酸胃炎强度偏猛的产品在年底东北区域采购量和囤货量较大,造成区域性短缺。因而终端通过平台寻找到福建区有这样的产品,于是厂家也实行了控销限制。这样的品种太多了。

一方面,工业企业对线上销售商品控制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一部分工业尝试走线上新品销售的尝试。安多惠尔抗菌凝胶是女性私处消字号产品,从产品的客户群锁定和产品的工业特性都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经销商希望通过“品牌建设+线上销售”作为初期市场开拓的方式。从品牌建设上来说,引入新媒体(公众号+微视频)做线上教育和精准人群锁定。从销售渠道建设上来说,采取B2C+B2B共同搭建针对个人销售和分销商的线上渠道策略。这是传统工业企业较早尝试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品牌的案例。当然传统工业企业内部很少有人能够开展这样跨界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品牌充当的是一个整合资源的作用。当然这样做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实际上,早在前几年B2C风风火火的时候,一部分工业品牌(以岭、通化金马)也有与康爱多、健客网深度合作。只不过全方位立体化把B2C、B2B、新媒体、互联网医院整合到一起在2018年才开始。

我们憧憬一下这样的场景:目标患者身体有恙,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疾病信息,了解患友的情况并分享;同时,在互联网医院咨询专业医师;接下来,医师了解病情,推荐某种非处方药或器械,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如何到指定的药房诊所获取到商品;患者通过B2C渠道或者线下020渠道购买商品;同时B2B渠道内药品预先完成铺货和渠道建设。这样完成了一个药品新零售的小闭环。

由工业品牌牵头布局新零售是2019年的新变化,药品品牌企业再也不能忽视电商对他们的重要性。

流通商业在2019年考虑的更多是增量和增润。因而需要摆脱以前的粗放式线上运营方式,转为精细化运营。这个在上一部分已经提到多次。一分部商业定位新流通商业,一部分商业坚持以传统带互联网销售,另外一部分有资源有实力的商业更多在布局全产业链。

无论何种变化,都不是以前的粗放思维,仅仅把电商当做一个工具和新渠道已经不行了,是更多的有理性的结合自身特点融合互联网。湖北的中泽商业,从自身出发只做新特药和处方药的批发;成都拜欧在现有销售网络基础上,新增到26000种产品、开发终端SAAS工具布局产业链、山东医邦人锁定高毛利OEM产品做深度控销。

在2019年,纯粹的A平台和纯粹的B商业已经越来越淡化。也就是说,平台思维有区域化自营商城的变化,做的好的商业有做虚拟平台的思考。

药师帮、1号药城等平台重点扶植交易量大、终端活跃度高的商业公司,采取收购、入股、并表的形式,参与平台的深度服务建设,强化终端的可控、商品的可控,进而实现利润增长和持续。而做的好的商业公司已经尝到线上交易的甜头,看清楚了资金流对传统企业的价值,转而寻求跨区域的商业联盟,从工具角度实现统一管理、产品库存的共享、商品的利润可控。

从医药A平台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医药流通电商,也是适合“理性”。在2018年业内有两个比较大的融资,一个是岗岭集团的美国IPO,另外一个是药师帮的4.2亿人民币C轮和1.33亿美元D轮融资。作为三方平台,D轮融资金额反映着市场和资本方对A平台模式的态度。我认为,融资不算多。

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流通电商行业的独角兽与现在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有很大关系,而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跟平台规模和产业基础有关。在我国11000亿药品市场里有30%在院外销售,70%在医院内。

也就是说3000亿在流通市场,发达国家33%的市场渗透率是医药电商的平均水平。因而,在未来我国医药流通电商市场体量约1000亿左右。如果再按平均利润率1.5%为标准测算,整体流通市场每年产生15亿的利润。这里说的医药A平台目前还是集中在大普药产品的销售上。

而大 健康 领域另外一万亿是属于保健品、器械、日用品市场。相信在2019年会有一部分以主营这样一类差异化产品的平台出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阿康 健康 ,它成立于2005年,有超过13年的处方药经营基础,业务范围从最初的院内处方药市场延伸到如今的院外和2C市场,模式上也从药品B2B拓展到以病种为核心,DTP+CDC结合,2B+2C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集成供应链体系,拓展“医疗+病种+药物+保险”的生态闭环。

纯粹的抢地盘并不能代表获取终端的黏性强,商业的趋利性是不可回避的法则,一方面来看,比价形式的平台企业有存在的价值,差异化品类平台也有很强的冲击性。希望在不远的一两年,会出现一家千亿级的医药电商独角兽。

前两年,“赋能”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各大互联网论坛上。在我看来,只有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才能给予更多的价值。换句话来说,赋能,一方面是,广度的升级。譬如买与卖的交易过程中,一方将产品的主要属性变成必要属性,将产品变成服务,从而把原本的行为变成多频次、高价值、不可替代。另一方面,赋能是深度的价值重构。A平台除了搭建交易的环境,撮合商业公司与终端的买卖,更增加了SAAS服务,让买卖更便利、通顺、节约;增加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让资金更高效。

在赋能的过程中,拿A证平台来说,已经在更加注重大数据的作用,这也是平台真正的价值。海量订单数据可以分析出商品的销售排名(按通用名销售排名、品牌名销售排名、区域销售排名等等)。如果这些数据开发,就可以供买方优化产品结构、提前备货降低商品价格,同时,也可给商业公司合理定价合理备库存。

实际上,很明显的是,赋能是依托于向产业链的基础上,对某些环节或整个链条的合理优化。深度的赋能是促使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可惜的是,现在的部分平台迫于生存压力,并没有开放数据,因而并没有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进行经营数据的分析。还有几个平台不约而同做起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事。一些商业公司销售人员反馈,入驻了一些平台商城,商品正常有销售一段时间后,某些热销的高毛商品就卖不动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平台有意识的控制商城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高毛利商品已经没有优势了。因为其他商业竞品公司和平台有意识的通过别的手段拿到了更有价格优势的产品。

同样,工业在整个医药电商环节更需要发挥赋能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做专科类产品的功能工业和CSO队伍,他们以往的精力在医院,维护医生客情。随着相关政策的改变,还有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新启,必须要重新审视市场了。有一些工业的做法是,借助互联网医院开辟品牌专区,工业直接做起了专业的患者教育。如果患者需要药品和大 健康 服务,再由医师引导至线下渠道,或者O2O直配。这样既给终端引流也给患者提供方便。

由此可见,赋能已经不是一个空词,赋能是产业链的联动,赋能是更深度更专业的服务。

医药流通电商在2018年后,如果要有更强的终端、商业公司、品牌工业的归属感,需要更大的胸怀拥抱2030战略,积极应对4+7政策、处方外流、一致性评价带来的市场变化。

近1年来,笔者在药品市场看到的种种变化,结合相关医和药的政策,分析到2019年医药流通电商可能有以下趋势。

1.用 健康 的经营数据连接上下游。

健康 的数据需要基础,需要海量的终端用户数据、供应商数据、商品数据、交易订单数据。这里的“ 健康 ”是指数据真实、完整,能够记录整个行业交易的数据。而不是平台的造假数据。

从行业态度上来说,平台型企业需要树立责任和担当。我一直主张平台要开放部分数据,当然商业的数据也有隐私的,譬如某某商业的交易数据、品种结构、品种数。顺便说一句,从代运营的角度来说,商业公司能够接受,有偿购买平台的相关数据成品。通过数据可以为会员管理提供新老会员政策的有效设定;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商品如何上新,如何合理定价做判断;也可以给运营人员做策划或开展平台活动的时候,给予直接支持。

在我看来,任何真实的数据都是有价值的。而很多商业流通公司做电商的时候,不缺数据,缺乏的是分析数据的工具和思路。

数据的价值是多维度比较出来的,但是前提是,在统一的环境下比较。举个例子,医药A平台的销售数据只能代表线上全国范围的销售情况,而不是小范围。线上和线下采购的习惯和用户不一致导致了销售数据的差异。在互联网销售的冲击下,商业公司用本区域的销售排名,来定位线上渠道销售能够卖多少,是很没有意义的。

同样,平台范围内商品销售排名,需要参考不同平台的销售差异,需要参考不同区域的销售差异,需要参考季节性用药,需要参考不同药品的招投标价格等等。以上这些,这就需要运营人员持续不间断进行数据的分析,做出采购预判。

当下的医药平台战略重点在布局,这就造成了缺乏像B2C平台(淘宝、天猫、京东)那样的分析工具。在不成熟的平台里,极大的工作量只能由商品数据分析人员来做了。

另外,SAAS软件能协助终端科学管理库存、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而受迫于终端数据的保密限制,它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掘。从工业的角度来看,更不缺乏收集商品数据的工具和渠道。随着政策的改变,营销思路的选择,厂家会获得更加真实的数据,借以指导商品定价和销售任务。

2. 用大 健康 产品销售解决方案赋能终端。

乍一看,可能很多人以为是做产品和项目输出。的确,这样的做法是CSO公司和代理公司的做法。然而,现在悄然兴起了另外几种平台,一种是OEM商城,二种是DTP商城,三种是非药品商城,四种是专科商城。这几类从一定意义上摆脱了纯粹比价的平台模式,在保证终端利益的基础上,用服务带动采购,商城只是输出产品的工具。更大的差异是,以专业服务为核心驱动线上销售。

如果说在器械商城上,商城方输出一整套可复制的顾客引流、客单价提升、客户教育的套家用医疗设备销售服务解决方案,用来解决终端销售的后顾之忧问题,终端一定会被牢牢锁定。某一终端在平台上,采购了全套家用设备,到一定的额度的时候,平台商会在当地派驻小团队,协助店员教育、商品专区陈列。同时,在售中阶段,相关服务人员会指导个人用户使用和关联销售其他产品;在后期遇到器械回收和维修的时候,平台还会协助解决。这样以服务带动商城销售,实现了多方共赢。

另外,当一个品类被锁定的时候,其他附属品种终究会在商城上采购。换句话说,作为平台今后主要盈利点,可能是多个专业产品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而这样的大 健康 产品销售方案连锁企业和终端同样需要。

2018年,“互联网医院”无疑是医疗圈的热门词汇之一。从政策角度看,“互联网+医疗 健康 ”终于尘埃落定,各地也出台多项政策扶植和鼓励。平台型网站有能力和需要搭建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而互联网医院在整个产业链条上起的作用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有利于面向终端和个人之间的药品的引流服务。个人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问题,并由医生引导到药房购买药品。从而完成简单的就医问诊和用药服务。虽然这部分看似与B2B交易并无关联,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平台为终端提供的一个增值服务。其次,针对慢性病相关的疾病,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引流,可以增加终端慢性病关联方面的品类销售。增加药店的销售额。再次,互联网医院实际上搭建的是小连锁和单体药店的“医师+药师”服务系统。最后,针对新品的顾客教育和店员教育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来完成。工业品牌只要给予互联网医院足够的支持,其新品就可以通过B2B商城输出到药房,再通过药房卖给个人。

做出这样的判断有两个因素。

1. 平台型网站生存:做商业、控商品、增佣金。

2018年,虽然传出不少平台又融资了,又有一些企业要做平台了,市场依旧处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没有一家平台拥有超过半数的终端数。这里的终端包含药店、诊所、卫生院。第二,没有一家平台整体销售额市场份额超过60%。第三,行业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成熟。总体来看,医药电商平台的寡头还没出现。

静观2018年的A平台公司,药师帮、1号城依托规模优势,收购与参股多个商业公司。借此希望用产品实现流水。其实早在2016年,药品终端网在成都也尝试了自营商业。这样做的目的,不说大家也都看得懂。依托大数据挖掘高价值商品实现变现,进而实现正向资金流、自我造血,摆脱纯资金投入的尴尬,这样既能重点扶植核心商业,又能养活大批的地推人员。

但是这样做的风险也存在。平台改卖商品会失去平台型企业的公平性属性,既当选手又当裁判。很多商业公司已经发出了埋怨声,因为商业公司在平台的热销商品,转手就会被平台挖去。

另外商业公司诉苦的地方还有佣金的提高。部分平台向商业公司的收费标准是:除了保证金、年费,还有本省的交易流水1%佣金,外省区域交易流水的3%佣金。虽然说,平台收费天经地义,因为平台付出了系统、搭建了交易平台、地推队伍协助推广等等。但是,商业公司现在在平台上交易基本是挣不到钱。前面文章已经说到这个利润的问题。于是,商业公司也在积极应对这样的变化。

2. 传统商业公司升级成新医药电商商业公司。

做普药流通配送的商业公司进入电商领域,其利润很难控制。当然新医药商业公司在电商销售环境下,看到了与传统企业经营不同的亮点。

简单地来看,这个已经不是坐商和行商的差异了。新医药商业公司是通过电商渠道和手段,快速实现有效用户的累计,资金的快速流转。目的是获取长远的商业价值提升和企业估值提升。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新医药商业公司会与多个A平台尝试合作,最终形成1-3个稳定的平台合作关系。虽然说他们对电商每一单的纯利并不看重,会有亏有赢,但是为了控制风险,很多新医药商业公司开始建立稳定的、能自行把控销售渠道的商城。这从药品线上交易政策上来说,已经没有任何阻碍,只是从 健康 运营的角度,新医药商业公司还稍显经验不足。

从整体市场的变化来看,还有跟一些新医药商业公司老板聊天中,他们对商业公司用“B证”做“A证”的尝试,很感兴趣。拿一个老板的原话来说,“我的兄弟都在其他省开公司,用我的商城把他们的库存卖出去。”

暂且不知道这样的操作,可操作性有多强?各地政策上有没有违规?这个“B证”做“A证”的思路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

值得确定的是,2019年医药电商流通市场依旧“春秋战国”。可能在医药电商领域,还有很多我们看不透的地方,然而“春秋战国”时期从思想上来看,却是多个思想的爆发期。默守陈规会让传统业务越来越难做,而管中窥豹会让医药电商走向死胡同。如果用一篇文章全面说清楚医药流通电商怎么走,肯定也说的不全面,甚至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从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角度,在2019年,我个人也希望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供有志于投身医药流通电商事业的伙伴们交流学习。

所以,别管那么多,干吧。

医药电商发展现状?

医药电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目前国内医药电商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华东医药(000963)、一心堂(002727)、白云山(600332)、亚泰集团(600881)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医药电商渗透率、药品终端市场销售增速

1、我国医药电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医药电商发展至今共经历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了启动期、成长期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目前正处于发展期。在启动期期间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医药电商主要靠政策推动,在2004年我国颁布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界定了药品信息服务及相关监管部门职能;

2005年我国颁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对参与医药电商的企业、机构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在政策的推动下,众多企业开始摸索线上端的商业模式,最开始的是药企,随后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开拓这一领域,针对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

当各个医药电商企业商业模式逐渐成型后,同质化的问题出现了,于是来到了竞争激烈的发展期,处于这一期间的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例如阿里健康,除了继续保持医药电商原有优势外,平台还从家庭健康医疗需求出发,通过丰富产品品类,打通上游供应链,医药电商服务全面升级。

2、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扩张加速

2016年以来,医药电商迎来多轮政策利好。先是取消医药电商B、C证,对网上药店予以放行,接着是鼓励“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类O2O的配送方式,再是各地试点电子处方和处方外流,为互联网+医药提供了机会;最后连“含金量”最高的A证亦予以取消,医药电商全面解禁。2020年疫情出现,助推了医药电商的迅速发展。

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1956亿元,增速为28.3%,为近几年最高增速。同时自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3、医药电商渗透率逐年提升,相对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尽管近年来医药电商的发展速度可喜,但是距离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医药电商渗透率要低很多,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15-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渗透率逐年提升,从2015年的2.87%上升到了2019年的4.96%。

相对于美国,美国在2018年时医药电商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3.3%,同年中国的医药电商渗透率仅有4.53%,可以看出我国医药电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线下药店仍然为消费者购药主要渠道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线下药店仍然为消费者购药主要渠道,在调查样本中有92.6%的人会通过线下药店购买药品,68.2%的人会在一元购药;通过电商平台与020平台购药的分别是60.3%与24.3%。可以发现有过半的消费者会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药,消费者习惯培育较好,未来这一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5、疫情促进线上终端销售增速

疫情的出现助推了医药电商的发展。2020年疫情期间倡导减少接触,一方面增加了线上终端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2020年药品终端市场销售规模达18442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医院终端与基层医疗终端受疫情影响下滑明显,线上终端增速则高达59%。

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医药电商营销方案、医院电商营销模式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关灯